用復盤的方式做一次產品年終總結
編輯導語:前段時間恰值年底,相信不少人都需要向同事、向領導做年終總結,回顧自己這一年做了什么事情、取得了哪些成就、達成了什么目標,抑或是仍有哪些不足。本篇文章里,作者就借用復盤的思路,闡述自己是如何做產品年終總結的,一起來看一下。
年前做了一次年終述職,對2021年的產品工作做了一次完整的總結。
因為要整理一年中所做的產品工作,相比季度總結的思路是不太一樣的。個人理解,季度總結是年初產品規劃的拆解和執行,更偏向于當前季度做了什么,怎么做的;而年終總結是有承上和啟下的作用,承接上一年的工作,并對下年的工作做計劃,是一次需要我們完整的回顧、復盤、總結和規劃的機會。
因此,相比年中每個季度的階段性總結,這次的年終述職,我用了復盤的思路來做,簡單來講就是STAR原則:背景、任務目標、行動路徑、結果。然后在這個思路上拓展,進行一年的工作匯總和整理。
- 辛辛苦苦做了一年,還記得自己年初的產品OKR嗎?
- 根據年初的計劃,回頭看看自己已經做的事情,是否是按計劃來的?
- 計劃中的事情都做了哪些?完成度怎么樣?有沒有什么結果?
- 針對這個結果,有什么收獲和思考?同樣的目標,如果要你重新來做,還有其他什么路徑?
- 按照今年的產品結果,明年的計劃是什么樣子的?
按照這個方法,最后的年終總結內容,我的述職PPT就分為了三大部分:
- 2021工作概覽;
- 個人成長&不足;
- 2022年度規劃;
目錄
一、工作概覽
這部分主要是針對2021年的工作,做一個整體的回顧。
把當初做的年度OKR翻出來作對照,評估下當時自己做這些事情的背景、目標以及策略,從年終視角來看是否是合理的:
- 這一年的工作是因為什么開始的?當時的產品優先級規劃為什么是這樣的?
- 產品目標設定的是否合理?是否能高優解決自己發現的問題?
- 目標設定后,計劃要達成哪些關鍵結果?
- 按照計劃做的事情,完成度如何?取得了哪些成績?成績盡量用具體數字、可視化數據去體現。
在這一部分,通過回顧目標然后結合工作結果來看,可以讓自己更加客觀地評估自己的產品規劃能力和OKR拆解能力,對于商業化產品來講,效果尤為清晰。
同時,結果越具體就代表工作做得越認真且有方法;也能讓自己和團隊對自己一年的工作取得的成績,更加準確和清晰地評估。
我目前負責的商業化產品,直接對產品營收負責,年終也需要對營收數字進行考核。在年初拆解OKR時,某些KR就需要具體到數字,而不是抽象的一句話。所以通過此次年終復盤,我可以很清晰地判斷,這一年自己的工作完成度是否是達標的,產品能力的提升是否是超出個人預期的。
由于工作職責原因,需要同時負責產品規劃設計以及線上運營的工作內容,所以在這一年中,做的事情會比較多。為此我特意用里程碑的形式將主要做的產品功能、運營活動,通過更有條理的方式展示出來。
因為結果需要數據考量,所以對于每個上線的功能服務,還標記了對應為業務貢獻了多少收入,以及每次關鍵的運營活動給平臺帶來了多少流量和轉化。
年度工作概覽
二、個人成長&不足
工作中總會遇到問題和挑戰,在嘗試解決時也會發現自己的不足:沒有領域經驗、工作思路欠缺、團隊管理繁雜、項目協調困難…面對這些問題和不足,調整心態去解決問題和不斷學習就能獲得成長,同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能讓自己收獲成長。
所以,遇到的困難在年終述職時值得一說,證明自己確實已躬身入局,而非打醬油;自己認為已經收獲的成長,更是需要體現出來獲取團隊、領導反饋,來看看自己這一年里是否真的沒有虛度光陰。
這過去的一年中,我除了做一些常規的產品經理需要做的業務調研、產品策劃運營、項目管理等工作之外,還做了一些工作沉淀,比如建立團隊協作知識庫、產研線上文檔協作等工作,目的是通過前期建立完善的協作方式,來促進之后的工作效率。
這種工作通常短期來看好像沒必要,但長期來看是很有價值的,這些沉淀下來的內容可以供新同學去學習和參考,可以大大降低新同學的培訓成本,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自身的工作效率。
個人總結
因為我目前負責toB產品業務的商業化增長,需要對目前平臺的用戶和轉化做增長和提升。之前是有接觸過toC的用戶增長,但并不確定增長思路是否適用于toB業務。為此特意利用業余時間去看了三本關于增長的書籍,分別是一本入門經典、一本落地實戰、一本經驗之談。
因為工作需要去主動學習和了解知識,并在工作中嘗試實踐的方法,本就是在業務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能力模型。這樣的工作思路,不管是實戰經驗還是產品思維都會讓自己有所提升。
增長相關書籍
三、下一年度規劃
經過了前面的背景、目標梳理,也看到了自己的工作結果,有超出預期完成的,也有未能完成的。其中,這些未能完成的工作內容,就需要在下一年度的工作規劃中,需要重點去思考是否繼續投入資源完成,還是降低優先級。
既然是規劃,那就需要有目標,有路徑,有預期結果:
- 這一年要分別達成什么目標?目標要怎么設定?
- 要分別通過哪些路徑去完成?要分別完成哪些事情?
- 這一年預期能達到什么效果?完成度多少?
對于目標的設定,可以參考SMART原則,是具體的、可衡量的、一致的、可實現的和有時限的;關鍵路徑則是思考是否需要通過上線N個功能服務、提升線上運營效益來達成目標;預期的效果可用來下一年終驗收評估工作成果,通過對照年終結果和年初預期,來評估一年的產品績效和能力。
下一年度規劃
關于目標的可實現性,是需要自己根據以往經驗和市場,來評估目標是否合理。
比如我制定的年度產品收入500萬,但根據去年、前年的收入增長趨勢,預估只能達成300萬,那么就需要引入第三維度如市場因素,來判斷自己制定的目標是否有些過激。如果市場空間還有增量,那么目標可能實現,如果沒有增量且存量呈現下降趨勢,那就可論證此目標不可取。
按照本次年終復盤的思路,盡管已經精簡很多,但最終呈現的述職PPT內容還是挺多。所以在年終匯報時,盡量多結果、少過程,減少不必要冗余,一來可以提高述職效率節省團隊時間,二來可以減輕聽眾記憶負擔,增加個人專業印象。
四、最后的話
年終述職不單單是一次年度工作匯報,也是一次絕佳的工作復盤機會。它可以展現你在過去一年的能力、成長以及潛力,也可以當作是未來工作的一份行動指南。
年終述職也不僅僅是為了向領導邀功請賞,更是對自己過去一年的梳理和認知刷新。不論結果如何,還是要對自己負責,爭取不虛度光陰,持續成長精進。
#專欄作家#
王曙,微信公眾號:產品科代表,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。通俗產品人,分享獨樹一幟的產品思維、職業經驗。
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。
題圖來自Unsplash,基于CC0協議
上一篇: 產品戰略地圖(2):行業生物式演變的規律
下一篇: 傳統企業里,產品經理失去了話語權